金针菇担孢子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孟祥贤
张志光
卿志荣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湖南长沙
关键词
金针菇担孢子; 原生质体; 制备;
D O I
10.16605/j.cnki.1007-7847.2000.01.009
中图分类号
Q813.2 [细胞融合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36 ; 090102 ;
摘要
为了得到更利于细胞融合的原生质体 ,研究了几个影响金针菇担孢子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重要因子 ,当用 0 .6mol/L Mg SO4 .7H2 O作渗透压稳定剂 ,在 35℃、2 %溶壁酶中酶解2 .5h后 ,可获得纯净且量多的原生质体 ,其产量最高达 6× 1 0 7个 /m L,原生质体大小比较均一 ,直径约 8.2 μm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蝉拟青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附视频 [J].
张永军 ;
刘爱英 ;
梁宗琦 .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05) :2-5
[2]   粉被马利娅霉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J].
郝玉有 ;
梁宗琦 ;
刘爱英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01) :80-85
[3]   金针菇担孢子特性研究 [J].
谭金莲 ;
刘长庚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6) :53-56
[4]   利用紫外线、利福平、氯化锂诱变原生质体筛选L—亮氨酸高产菌株的研究 [J].
齐秀兰 ;
张辉 ;
刘党生 ;
李福德 .
微生物学杂志, 1992, (01) :11-16
[5]   单核原生质体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J].
潘迎捷 ;
张树庭 .
食用菌, 1991, (03) :5-6
[6]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实验 [J].
张炳炽 .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3) :74-77
[7]  
真菌的形态和分类[M]. -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