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形态及趋向

被引:4
作者
王玉芳 [1 ]
王梓铭 [2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林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2]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 协同发展; 形态; 趋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林业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从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发展阶段,经济、生态、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平衡状态和相互作用的程度,以及林业分类经营的角度,具体划分了不同的协同发展形态,对不同协同形态进行了简单判别,指出最理想的协同形态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或者是高效协同的形态,这应成为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动态协同发展的最终趋向和协同发展的最佳目标。这种高效协同发展形态是由复合系统自身的动态发展演化过程决定的。但这种高效的协同不是整齐划一、均质的协同,而会随着国有林区特殊的生态位变化,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侧重于主导目标或功能的非均质的协同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振基等编, 2004
[2]  
可持续发展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周海林著, 2004
[3]  
生态经济学[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陈德昌主编, 2003
[4]  
China’s Classification-Based Forest Management: Procedur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 Limin Dai,Fuqiang Zhao,Guofan Shao,Li Zhou,Lina Tang. &nbsp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9 (6)
[6]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Bertalanffy L von. George Braziler Inc . 1973
[7]  
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 2004
[8]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原则及其依据的研究 [J].
陈霖生 ;
蔡体久 ;
姜东涛 ;
姜孟霞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1-6
[9]  
中国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与制度选择[M]. 科学出版社 , 樊胜岳,周立华,赵成章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