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羟蜕皮素对家蚕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戴玉锦
朱江
机构
[1]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2]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浒墅关
[3] 浒墅关
关键词
家蚕; 后部丝腺细胞; 超微结构; 20-羟蜕皮素;
D O I
10.16380/j.kcxb.1990.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蜕皮激素(MH)对家蚕Bombyx mori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电镜观察表明,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对MH处理极为敏感。一经MH处理,其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的发生、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并且与MH处理时期及剂量有关:五龄前期适量MH(4μg/头)处理,能促进与丝蛋白合成有关细胞器的形成与发展,加速腺细胞的成熟生长;较高剂量(8—16μg/头)处理,则导致自噬体的过早发生。五龄中、后期MH处理,一方面促进了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进一步发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噬体的发生数量;处理剂量越高,后一种倾向越突出。这些结果证明,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受MH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398 / 402+513 +513-5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蜕皮激素对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影响 [J].
姚祥 ;
戴玉锦 ;
金琇珏 .
江苏蚕业, 1988, (01) :9-14
[2]   蜕皮激素与丝蛋白合成:植源性蜕皮激素对家蚕丝腺蛋白质合成中3H标记甘氨酸参入活性的影响 [J].
戴玉锦 ;
姚祥 ;
夏红珍 .
昆虫学报, 1987, (03) :233-238
[3]   蜕皮激素与丝蛋白合成:植源性蜕皮激素对家蚕后部丝腺核酸代谢的影响 [J].
戴玉锦 ;
李瑞 ;
张裕清 .
昆虫学报, 1985, (01) :8-14
[4]   家蚕后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 [J].
钟香臣 ;
王宗舜 ;
郭郛 .
昆虫学报, 1980, (03) :242-248+344
[5]  
1968 Studies on the posterior silk gland of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I. Growth of posterior silk gland cells and biosynthesis of fibroin during the fifth larval instar .2 Tashiro,Y. et al. J. Cell Bi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