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旱作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4
作者
王欧
吴文良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理论; 实践; 探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从运行机制、技术支撑、龙头示范、产业带动等方面对定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 ,对旱作生态型农业园区发展的若干理论 :径流调控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孵化器理论和建设的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 ,对影响园区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 [J].
陈世雄 ;
雷海章 ;
查金祥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01) :92-95
[2]   径流调控理论是水土保持的精髓——四论水土保持的特殊性 [J].
郭廷辅 ;
段巧甫 .
中国水土保持, 2001, (11) :4-8+46
[3]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策略 [J].
吴文良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 (03) :18-19
[4]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评述 [J].
陈海宁 .
经济纵横, 2001, (02) :55-58
[5]   高科技园区展理论探讨 [J].
谢国忠 ;
杨松华 .
中外企业文化, 2000, (16) :56-60
[6]   增长极的扩散——外资在我国中西部投资地区与产业选择 [J].
王筱欣 .
国际贸易, 1999, (12) :42-45
[7]   试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着重于农业产业化实践的理论解释及比较分析 [J].
靳相木 .
农业技术经济, 1998, (01) :34-38+19
[8]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蒋和平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