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四川森林的变迁(续)

被引:9
作者
林鸿荣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学校
关键词
四川; 杜甫; 次生林区; 森林; 虫白蜡; 虫蜡; 涪州; 诗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三) 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 唐宋时期,上承蜀汉、魏晋、成汉、东晋以及隋代。自蜀汉至隋的数百年间,四川社会经济深受动乱之害,耕地荒芜,人丁锐减,以致终隋之世四川人口尚不及东汉之半。这时的四川森林,虽有一部分饱受战火危害,例如三峡地区部分森林,就因吴蜀彝陵之战而在三国时毁于连营大火。但总的看,由于广大已开发地带的森林演替,得以沿进展方向持续进行,其森林的总覆盖,一般反倒有所恢复。这种情形大抵一直延续到隋初之世。进入唐宋时期,四川历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北宋一代的发展,封建经济呈现持续繁荣景象,人口快速增长,至南宋四川全境已拥有上千万人口,达到清乾隆五十六年以前最高人口数字。与此相适应,四川森林的分布便逐渐形成有别于秦汉时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4+240 +2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