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汽车绿色回收体系研究

被引:8
作者
代应
王旭
邢乐斌
机构
[1]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汽车生命周期; 绿色回收; 结构体系; 发展策略;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7.11.035
中图分类号
F713.2 [商品收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绿色回收的定义,进一步分析汽车的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产生的回收源和流向,并构建了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回收体系结构模型;最后,提出我国今后促进报废汽车绿色回收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Waste,Recycling,and"Design for Environment":Roles for Markets and Pol-icy Instruments. Paul Calcott,,Margaret Walls. Resources and Energy . 2005
[2]  
Economic issues in recycling end-of-life vehicles. Bellmann K,Anshuman K. Technovation . 2000
[3]   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市场分析 [J].
刘坚民 .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 2004, (01) :8-10
[4]   基于生命周期的汽车回收及其循环经济模型 [J].
张成 ;
浦耿强 ;
王成焘 .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3, (03) :67-69+9
[5]   对德国、英国汽车报废制度的考察 [J].
周宏春 ;
滕军力 ;
黄非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2, (09) :2-6
[6]   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 [J].
徐滨士 ;
马世宁 ;
刘世参 ;
张伟 .
中国机械工程, 2000, (Z1) :45-48+3
[7]  
Fundamen-tal Limits for the Recycling of end-of-life Vehicles. Reuter M A,van Schaik A,Ignatenko O. Minerals Engineering . 2006
[8]   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与趋势 [J].
李湘洲 .
再生资源研究, 2005, (02) :22-24
[9]  
Waste, recycling, and “Design for Environment”: Roles for markets and policy instruments[J] . Paul Calcott,Margaret Walls. &nbsp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 2005 (4)
[10]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杨建新等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