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储层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8
作者
何勇明 [1 ]
樊中海 [2 ]
孙尚如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数字岩心; 低渗储层; 核磁共振; 非线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概括了低渗储层渗流机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研究低渗储层渗流机理实验的方法,指出了现有渗流机理研究方法的不足,探讨了可视化物理模型及先进实验和孔隙级数字岩心结合的方法在油田开发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可视化模型实验可以清楚观察到驱替的详细过程,有利于弄清流体在驱替过程中的流动状况。应用有限的实验数据和孔隙级数字岩心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研究储层的微观渗流机理、模拟驱替实验、评价驱替效果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 +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数字岩心建模方法 [J].
赵秀才 ;
姚军 ;
陶军 ;
衣艳静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2007, (02) :127-133
[2]   利用孔隙级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 [J].
陶军 ;
姚军 ;
李爱芬 ;
赵秀才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74-77+116
[3]   数字岩心技术现状及展望 [J].
姚军 ;
赵秀才 ;
衣艳静 ;
陶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52-54+86
[4]   低渗透油层非线性渗流特征 [J].
黄延章 .
特种油气藏, 1997, (01) :9-14
[5]   非达西低速渗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冯文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4) :76-80
[6]   渗流力学的新发展 [J].
郭尚平 ;
刘慈群 ;
黄延章 ;
阎庆来 ;
于大森 .
力学进展, 1986, (04) :441-454
[7]   多重介质渗流研究进展 [J].
刘慈群 ;
郭尚平 .
力学进展, 1982, (04) :360-364
[8]   双重介质非线性渗流 [J].
刘慈群 .
科学通报, 1981, (17) :1081-1085
[9]   双重孔隙介质中二相驱替理论 [J].
陈钟祥 ;
刘慈群 .
力学学报, 1980, (02) :109-119
[10]   双重孔隙介质渗流方程组的精确解 [J].
陈钟祥 ;
姜礼尚 .
中国科学, 1980, (02) :15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