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

被引:78
作者
周爱光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大国体育; 体育大国; 体育强国;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09.11.002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在对国内关于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几种主要观点评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国体育的超越性、制度性和失衡性3个特征,并从体育人口、奥运会成绩和国内体育产业总值(GDS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个方面探讨了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及必要条件。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总体上处于大国体育阶段,尚未达到体育大国,而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孰大焉,孰强焉?——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 [J].
徐伟煌 ;
田雨普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02) :104-105+119
[3]   北京奥运启示录 [J].
张洪潭 .
体育与科学, 2009, 30 (02) :1-8
[4]   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 [J].
刘波 .
体育与科学, 2009, 30 (01) :64-68
[5]   我国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J].
鲍明晓 .
体育科研, 2005, (06) :1-12
[6]   中国体育强国之路初探 [J].
胡世君 ;
腾国辉 ;
王舒宇 .
辽宁体育科技, 2004, (06) :3-4
[7]  
中国正接近世界经济大国. 张伯里. 人民网百家讲堂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