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主要农区青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26
作者
孟凡磊 [1 ]
强小林 [2 ]
佘奎军 [1 ]
唐亚伟 [2 ]
胡银岗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
关键词
青稞;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内含子切接点引物(intron-splice junction primer)和长随机引物的PCR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西藏主要农区的29个青稞育成品种和3个农家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5个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39条,其中26条(66.7%)为多态性条带。根据PCR扩增的条带建立[1,0]型数据矩阵,应用NTSYSpc2.1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主要农区青稞品种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但总体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聚类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生产利用情况较为接近,可以反映出这些青稞品种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910 / 19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皖北小麦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系统聚类法分析 [J].
蔡健 ;
兰伟 ;
罗瑞丽 ;
李飞天 ;
闻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1) :143-146
[2]   对丝黑穗病不同抗性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高洁 ;
祁新 ;
蔚荣海 ;
彭辉 ;
王玉兰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490-493+497
[3]   青稞产品开发大有可为 [J].
苟安春 ;
李良 .
大麦科学, 2004, (04) :40-44
[4]   重新认识青稞生产的重要性 [J].
苟安春 .
大麦科学, 2004, (03) :6-9
[5]   西藏青稞育种的成就与经验分析 [J].
巴桑玉珍 ;
强小林 .
西藏农业科技, 2004, (01) :26-36
[6]   应用RAPD分析川西北高原青棵的遗传背景 [J].
洪棋斌 ;
侯磊 ;
罗小英 ;
李德谋 ;
肖月华 ;
裴炎 ;
杨开俊 ;
甲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2) :133-138
[7]   西藏大麦地方品种群体的主要性状特征附视频 [J].
强小林 ;
刘顺华 ;
罗布卓玛 .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01) :41-48
[8]   西藏青稞主要品种系谱再析 [J].
强小林 .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03) :47-55
[9]   Genetic diversity in cultivated plants -: loss or stability? [J].
Khlestkina, EK ;
Huang, XQ ;
Quenum, FJB ;
Chebotar, S ;
Röder, MS ;
Börner, A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8 (08) :1466-1472
[10]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DNA POLYMORPHISM OF WILD BARLEY (HORDEUM-SPONTANEUM) GERMPLASM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J].
SONG, WN ;
HENRY, RJ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995, 42 (03) :27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