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大气季节变化及与黄海雾季的关系

被引:29
作者
张苏平 [1 ]
杨育强 [2 ]
王新功 [2 ]
魏建苏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及气候实验室和物理海洋教育重点实验室
[2] 青岛市气象局
[3] 江苏省气象台
关键词
海雾; 季节变化; 层结; 湍流; 黄海;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8.05.001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2005~2006年青岛气象台逐日L波段探空雷达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低层大气湍流混合高度、湍流混合强度和温度层结的季节变化,并分析了其与黄海海雾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层结、湍流强度和高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些变化与海雾的季节变化密切关联。春、夏季节湍流强度较强,湍流混合高度相对较低,有利于近海面的凝结水汽在低空聚集而形成雾。雾季典型的层结结构是"上稳下湍",即:近地(海)面至150 m左右为条件性不稳定,其上方为大约400 m厚的稳定层。盛雾期稳定层的稳定性减弱,湍流强度加强。另外,黄海雾季由7月最盛到8月突然结束,与东海雾季逐渐结束明显不同。8月黄海终雾期迅速的原因与风向的突然转变有关。偏东风为整个黄海带来较冷的空气,使条件性不稳定发展,雾季终止。风向的突然转变与区域性海陆热性质差异和大尺度背景环流的调整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雾生成过程中平流、湍流和辐射效应的数值试验 [J].
胡瑞金 ;
董克慧 ;
周发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2) :156-165
[2]   一次黄海海雾事件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以2004年4月11日为例 [J].
傅刚 ;
王菁茜 ;
张美根 ;
郭敬天 ;
郭明克 ;
郭可彩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720-726+926
[3]   青岛地区的海雾预报 [J].
王厚广 ;
曲维政 .
海洋预报, 1997, (03) :53-58
[4]  
A heavy sea fog event over the Yellow Sea in March 2005: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odeling.[J].Shanhong Gao;Hang Lin;Biao Shen;Gang F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7, 1
[5]   ICOADS release 2.1 data and products [J].
Worley, SJ ;
Woodruff, SD ;
Reynolds, RW ;
Lubker, SJ ;
Lott, 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5, 25 (07) :823-842
[6]  
大气物理学.[M].盛裴轩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边界层气象学导论.[M].[美]斯塔尔(Stull;R.B.)著;徐静琦;杨殿荣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8]  
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曹钢锋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88,
[9]  
海雾.[M].王彬华 著.海洋出版社.1983,
[10]  
黄海海雾季节变化形成机理的研究..张苏平;.中国海洋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