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公益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兼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第十九条

被引:12
作者
肖建国
黄忠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消费纠纷; 公益诉讼; 私人执法; 当事人适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6 ;
摘要
消费纠纷的特殊性决定了私益诉讼无法全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通过公共执法弥补私益诉讼不足的应对方案也不够现实。私益诉讼的不足与公共执法的疲乏为私人执法的强化奠定了正当性基础,民事公益诉讼应运而生。然而,《民事诉讼法》将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限定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更将消费公益诉讼积极适格主体局限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使得消费公益诉讼难以实现其私人执法的预期功能,故建议立法机关重新设计消费公益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解释论视野中的民事督促起诉 [J].
刘加良 .
法学评论, 2013, 31 (04) :92-98
[2]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的升华与制度创新——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为中心 [J].
刘俊海 ;
徐海燕 .
法学杂志, 2013, 34 (05) :27-38
[3]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解析 [J].
刘学在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2) :15-23
[4]   社会组织在公共冲突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J].
赵伯艳 .
理论探索 , 2013, (01) :97-101
[5]   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 [J].
孙佑海 .
法学杂志, 2012, 33 (12) :89-93
[6]   公益诉讼法门渐开,理论实务仍须努力——“公益诉讼实施”研讨会纪要 [J].
颜运秋 ;
马晓锐 ;
周晓明 .
法治研究, 2012, (11) :30-37
[8]   好事者除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 [J].
许清清 ;
颜运秋 ;
周晓明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75-79
[10]   请求损害赔偿之团体诉讼制度研究 [J].
刘学在 .
法学家, 2011, (06) :137-15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