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城市化与循环经济——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龙爱华
程国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3] 甘肃 兰州
[4]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5] 上海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城市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贸易; 城市化; 循环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环境承载力是人类可安全施加给环境的最大“荷载”量,其关键问题是某一特定数量的人口需要多大面积的生产性土地来支撑.城市是人类消费物质、能源最强烈的节点和全球生态系统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和“熵黑洞”,城市自身无法实现可持续,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态足迹概念模型从人类需求占用角度为评估人类对环境系统的承载压力及环境可持续状态提供了较好的测量方法.通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变化分析,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讨论了城市化及生态退化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足迹贸易对环境的作用,指出了城市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重新考虑现行经济增长政策的隐性成本;开展清洁生产,充分综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及对其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建设生态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上海市住宅空调的相关调查及其耗电量的估算 [J].
钟婷 ;
龙惟定 .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3, (03) :22-24
[2]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3]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 [J].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4) :361-367
[4]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 [J].
王金南 .
中国发展, 2002, (02) :12-15
[5]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基区理论 [J].
陈易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1) :1378-1382
[6]   大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初探——对北京、上海的案例研究 [J].
苏筠 ;
成升魁 ;
谢高地 .
资源科学, 2001, (06) :24-28
[7]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8]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2) :61-65
[9]   上海地区空调建筑节能问题的思考 [J].
吴荣礼 ;
黄斌华 .
北京节能, 1999, (02) :31-33
[10]   熵──概念、方法、定律、宇宙观 [J].
张文泉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1)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