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06/2002-08在大连医科大学神经解剖研究室完成。取健康SD大鼠24只,体质量180~200g,雌雄各半。腹腔内麻醉后,暴露左、右侧坐骨神经,在距梨状肌出口侧1.0cm处切除5mm长的坐骨神经,两断端用硅胶管桥接形成神经再生室。局部用药右侧再生室内注入0.5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实验组,左侧再生室内注入生理盐水0.5mL作为对照组,观察局部应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实验评估:术后9周对动物进行损伤肢体行为功能评价、小腿三头肌湿重测定、轴突计算机图像分析轴突数目及直径。结果:纳入SD大鼠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动物精神状态及行为变化:对照组大鼠第3~4周时出现脱趾、溃疡加剧至第9周仍无愈合及减轻迹象。实验组于第4~5周时溃疡相继愈合,至9周时基本恢复正常。②小腿三头肌湿重测定:实验组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677±0.112),(0.546±0.155)g,P<0.01]。③轴突计算机图像分析轴突计数及直径: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轴突数目:(2.361±0.180)×103,(1.757±0.113)×103个,P<0.01;轴突直径:(0.800±0.120),(0.530±0.170)μm,P<0.01]。结论:局部应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