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AR4模式中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特征的模拟

被引:7
作者
黄刚 [1 ]
屈侠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IPCC AR4; 20世纪气候模拟;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暖池对流; 降水;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9.03.002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IPCCAR4中8个气候系统模式的环流、对流和降水资料,结合实际的观测及再分析资料,从年际尺度上比较分析了这些气候系统模式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关系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纬度分布的模拟中,经向分辨率高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优势。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暖池对流和江淮降水关系的模拟上,GFDL-CM2.1能合理地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影响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的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模拟上,GFDL-CM2.1和ECHAM5MPI/O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其特征,其中前者模拟结果要明显好于后者。同时利用GFDL-CM2.1在SRES A1B情景下的试验结果,EAP(East Asia/Pacific)指数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变化关系得出,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在21世纪前期,江淮偏旱的概率较高;21世纪后期,江淮降水可能偏多。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n Index Measuring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The EAP Index[J]. 黄刚.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4(01)
[2]   副热带高压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吴国雄 ;
丑纪范 ;
刘屹岷 ;
张庆云 ;
孙淑清 .
大气科学, 2003, (04) :503-517
[3]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时的东亚大气环流特征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3) :369-380
[4]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2) :141-151
[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y of Subtropical High over East Asia and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J].
黄荣辉 ;
卢里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89, (02) :202-214
[6]   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 [J].
陶诗言 ;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62, (01) :1-10
[7]  
中国夏季副热带天气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等著,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