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高硫化氢气藏成因探讨

被引:16
作者
张奎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飞仙关组; 高硫化氢气藏; 成因; 沉积相; 高温还原; 川东北地区;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2.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是一套重要的区域性含气层,部分气藏以硫化氢含量高为突出特征。该区高硫化氢气藏主要形成于硫酸盐—碳酸盐沉积组合中,气藏的分布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暴露浅滩的沉积环境中。研究表明,高温还原作用是其主要成因机制,水解作用是其次要成因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106 +1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科学安全勘探开发高硫化氢天然气田的建议 [J].
戴金星 ;
胡见义 ;
贾承造 ;
方义生 ;
孙志道 ;
魏伶华 ;
袁进平 ;
杨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1-4
[2]   四川宣汉河口地区飞仙关早期碳酸盐蒸发台地边缘沉积特征 [J].
张静 ;
王一刚 .
天然气工业, 2003, (02) :19-22+11
[3]   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发育对T1f鲕粒岩分布的控制 [J].
杨雨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30-32+10
[4]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J].
王一刚 ;
刘划一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14-19+12
[5]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杨家静 ;
王一刚 ;
王兰生 ;
文应初 ;
刘划一 ;
周国源 .
沉积学报, 2002, (02) :349-352
[6]   川东地区飞仙关组气藏硫化氢分布特征 [J].
江兴福 ;
徐人芬 ;
黄建章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24-27+10
[7]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研究与勘探潜力分析 [J].
冉隆辉 ;
陈更生 ;
张健 ;
杨雨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1) :46-55+6
[8]   川东飞仙关组沉积相与鲕滩气藏的分布 [J].
杨雨 ;
王一刚 ;
文应初 ;
刘划一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 (03) :18-21
[9]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形成条件研究 [J].
刘划一 ;
张静 ;
洪海涛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 (02) :30-38
[10]   威远、资阳震旦系干酪根与油裂解气的鉴别 [J].
尹长河 ;
王廷栋 ;
王顺玉 ;
林峰 .
沉积学报, 2001, (01) :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