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资源可视化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卫东
左娜
机构
[1]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人文; 馆藏资源; 可视化分析; 模型;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8.09.017
中图分类号
G253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G250.7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意义]引入"数字人文"的思维,帮助馆藏资源可视化研究摆脱封闭性、内部矛盾性等限制,最终实现馆藏资源可视化的价值。[方法/过程]阐述"数字人文"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厘清数字人文与馆藏资源可视化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可视化流程的基础之上,设计构建了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资源可视化模型,并重点介绍了"数据""分析""技术"和"服务"四个模型节点。[结果/结论]将馆藏资源可视化建设置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背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可视化研究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协作的环境,又为相关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面向数字人文的图像语义描述模型研究 [J].
曾子明 ;
周知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8, (01) :116-121
[2]   图档博领域的智慧数据及其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 [J].
曾蕾 ;
王晓光 ;
范炜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 44 (01) :17-34
[3]   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方法、流程与技术 [J].
夏翠娟 ;
张磊 ;
贺晨芝 .
图书馆论坛, 2018, 38 (01) :1-9
[4]   方志类古籍中物产名与别名关系的可视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视角 [J].
李娜 ;
包平 .
图书馆论坛, 2017, 37 (12) :108-114
[5]   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讨 [J].
刘炜 ;
叶鹰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 (05) :32-41
[6]  
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第二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综述[J]. 朱本军,聂华.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7(04)
[7]   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动态多维知识呈现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婧 .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 37 (07) :88-90
[8]   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特征与知识结构 [J].
周晨 .
图书馆论坛, 2017, 37 (04) :1-8
[9]   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 [J].
柯平 ;
宫平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 42 (06) :13-30
[10]   关联数据在家谱数字人文服务中的应用 [J].
夏翠娟 ;
张磊 .
图书馆杂志, 2016, (10) :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