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薯垄作方式研究

被引:6
作者
沈升法
吴列洪
李兵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春薯; 垄作方式; 生长动态; 干物质积累; 机械化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农艺配套是甘薯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比单垄、双行大垄和双行分垄3种垄作方式对春薯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甘薯机械起垄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垄下甘薯茎叶呈单峰生长,双行大垄下茎叶呈前后双峰生长,而双行分垄下茎叶平稳生长。晚熟品种徐薯22的块根生长速度与干物质积累对茎叶生长有"同步效应",三种垄作下T/R值变化均较合理,且产量间无显著差异。早熟品种浙薯20的块根生长速度与干物质积累对茎叶生长有"滞后效应",单垄下前期茎叶生长高峰为后期块根的快速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提供了保障,T/R变化合理,产量高,而双行大垄和双行分垄下茎叶前期生长不足,不利于后期块根的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收获时T/R值明显偏高,产量较低。春薯采用机械起垄,若作淀粉用,徐薯22可以选择单垄、双行大垄或双行分垄;浙薯20以单垄最佳;但若将浙薯20作为春薯食用早收栽培,则宜选择双行大垄。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内甘薯种植及其生产机械 [J].
马标 ;
胡良龙 ;
许良元 ;
田立佳 ;
计福来 ;
王冰 .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34 (01) :42-46
[2]   我国丘陵薄地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探讨 [J].
胡良龙 ;
胡志超 ;
胡继红 ;
田立佳 ;
计福来 ;
王冰 .
中国农机化, 2012, (05) :6-8+44
[3]   甘薯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模式 [J].
李洪民 .
江苏农机化, 2012, (01) :32-33
[4]   我国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研究 [J].
胡良龙 ;
胡志超 ;
谢一芝 ;
田立佳 ;
计福来 ;
王冰 .
中国农机化, 2011, (06) :20-25
[5]   北京市大兴区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介绍 [J].
王明武 ;
何润兵 ;
王山松 ;
王淑红 .
农业机械, 2011, (19) :103-104
[6]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生长动态研究 [J].
刘桂玲 ;
柳新明 ;
郑建利 ;
田昌庚 .
天津农业科学, 2011, 17 (02) :107-109
[7]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 [J].
谭西贵 ;
马代夫 .
农业科技通讯, 2005, (09) :54-54
[8]   覆膜对春甘薯生育动态的影响 [J].
于文东 ;
于坤令 ;
姜成选 ;
王洪章 ;
王文静 ;
陈红 .
作物杂志, 2003, (01) :18-20
[9]   甘薯新品种烟薯27生长动态研究 [J].
辛国胜 ;
林祖军 ;
刘学庆 ;
王建玲 ;
韩俊杰 .
杂粮作物, 2001, (04) :24-26
[10]   高产地膜甘薯生长动态指标和栽培技术初探 [J].
党学斌 ;
许强 ;
杨淑琴 .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7, (03)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