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22
作者
肖联平
江毅
刘智
尹庆伟
田永刚
赵军
机构
[1]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矢状面平衡; 颏眉垂线角; 矫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以重建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矢状面平衡为目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8例AS患者,男16例,女2例。根据全脊柱侧位X线片分段测量矢状面不同部位的后凸角度进行分析,明确截骨部位;测量C7铅垂线与S1后上角的距离,了解矢状面不平衡情况;测量颏眉垂线角,确定截骨角度;在纸样上模拟截骨,观察矫形效果。行多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和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患者身高平均增高7.3cm,术后颏眉垂线角-5°10°,术后C7铅垂线距S1椎体后上角0.5~5cm(平均2.4cm),平均改善率为88.8%。经10~38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均达骨性融合,矫正度无丢失,无一例脊髓神经损伤,外观改善满意。结论测量脊柱矢状面不同部位的后凸角度,根据颏眉垂线角,确定截骨部位和后凸角度对于重建矢状面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多节段保留上1/3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并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可靠。
引用
收藏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两种截骨矫形术式的疗效比较 [J].
邱勇 ;
朱泽章 ;
吕锦瑜 ;
王斌 ;
俞杨 ;
朱丽华 .
中华骨科杂志, 2002, (12) :18-21
[2]   多节段全脊椎截骨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J].
姜洪和 ;
王长纯 ;
张承敏 ;
陈庆贺 ;
商广友 ;
高吉昌 ;
黄华山 ;
卢伟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1, (01) :20-22
[3]   Deformity planning for sagittal plane corrective osteotomies of the spin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
Van Royen, BJ ;
De Gast, A ;
Smit, TH .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00, 9 (06) :49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