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崩岗发生的地质和地貌条件分析

被引:14
作者
葛宏力
黄炎和
蒋芳市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崩岗; 侵蚀; 地质; 地貌;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7.02.029
中图分类号
P642.21 [崩塌];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以福建省崩岗最发育的地区安溪县官桥镇—龙门镇、长汀县河田镇、永春县达埔镇—蓬壶镇和诏安县官陂镇为对象,从岩性、构造、地质发展史3个方面阐明崩岗侵蚀的地质和地貌背景。结果表明,大规模崩岗发育区的地质、地貌背景是燕山晚期大面积侵入性质均匀的岩石(花岗岩体),位于从古生代至今长期活动的区域性主干断裂带上,发育的地貌处于壮年期的晚期向老年期的发展阶段。海拔高度与崩岗地区的相对侵蚀基准面高度两个指标共同影响着崩岗的发育,相对高差在20~100m以内崩岗最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140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的分布及其环境背景分析 [J].
牛德奎 ;
郭晓敏 ;
左长清 ;
李相玺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04-208
[2]   花岗岩风化壳崩岗侵蚀整治方案及效益 [J].
殷祚云 ;
陈建新 ;
王明怀 ;
李熙深 ;
谭钧宋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4) :12-17
[3]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的崩岗地形与土壤侵蚀 [J].
吴克刚 ;
DannelClarke ;
PeterDicenzo .
中国水土保持, 1989, (02) :4-8+64
[4]   华南水土流失区崩岗侵蚀地貌系统分析 [J].
吴志峰 ;
李定强 ;
丘世钧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5) :24-26
[5]   安溪县崩岗侵蚀现状与防治对策 [J].
陈金华 .
福建水土保持, 1999, (04) :21-23
[6]  
地质与地貌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梁成华主编, 2002
[7]   赣南山地丘陵区崩岗侵蚀阶段发育的研究 [J].
牛德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29-36
[8]   红土坡地崩岗侵蚀过程与机理 [J].
丘世钧 .
水土保持通报, 1994, (06) :31-40
[9]  
Soil Erosion(China)Project Progress Report. Luk S H. University of Toronto . 1987
[10]   安溪县崩岗侵蚀的调查与对策 [J].
许金城 ;
施悦忠 ;
吴振福 .
福建水土保持, 1997, (04)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