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早稻早插治螟的初步研究

被引:1
作者
汪文森
机构
[1] 广东省揭阳县病虫测报站
关键词
早稻; 潮汕地区; 螟害; 植期; 水稻; 插植; 三化螟; 水稻害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为了进一步探索早稻移植期迟早与螟害的关系,1963年我们进行了早稻早插治螟作用的研究。 一、方法 试验地前作是过冬茨地,品种是陆才稻,分4期插植,即4月7、17、27日及5月7日。秧龄期分别为39、44、27、25天。基肥每亩施粪水25担、硫酸铵10斤,分别在插植前一天施下,追肥二次,第一次施硫酸铵15斤,分别在4月21、27日,5月7、13日进行。第二次施硫酸铵15斤,分别在5月1、8、17、24日进行。中耕除草一次,小区面积0.201亩,插秧规格6×6寸,在每一期插植后,即在该小区的二头第三行,固定10棵,在水稻回青后开始检查分蘖数,并测量植株高度,直到分蘖停止时为止。在第二代三化螟蛾盛发期间,调查各小区当时水稻生长发育阶段及蛾卵密度。在幼虫为害停止时,进行螟害情况调查。水稻成熟时分别单打单晒,计算各小区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