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现存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周本智
吴良如
邹跃国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福建省华安县林业局
关键词
麻竹;生物量模型;人工林;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9.01.009
中图分类号
S718.556,S795.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及现存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模型m=a·(D2H)b对麻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进行估计较为可靠,而对枝、叶生物量的估计需引进枝下高因子h及模型m=a·Db·(H-h)C或m=a·Db·[(H-h)/h]C。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现存生物量为39.518t·hm-2,按年龄分配为:3年生生物量最高,占59.17%,其次为2年生、4年生、5年生;按器官分配为:秆生物量最高,占62.81%,其次为枝、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增加而递减,枝、叶生物量自6~8m区分段分别向秆基及秆梢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白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J].
邹春静 ;
卜军 ;
徐文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123-127
[2]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糙花箭竹天然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黄华梨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4) :371-377
[3]   浙北平原水杉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J].
高智慧 ;
蒋国洪 ;
邢爱金 ;
俞铭荣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2, (01) :64-71
[4]   大熊猫主食竹—冷箭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牟克华 ;
史立新 .
竹子研究汇刊, 1991, (04) :24-32
[5]   缙云山慈竹种群生物量结构研究 [J].
苏智先 ;
钟章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03) :240-252
[6]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J].
汪企明 ;
石有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1) :1-12
[7]   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 [J].
马钦彦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9, (04) :1-10
[8]   泰国北碧府柳竹生物量的研究 [J].
威秀特·苏万那平诺特 ;
黄晓鸿 .
竹子研究汇刊, 1983, (02) :82-90
[9]   苏南丘陵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结构 [J].
叶镜中 ;
姜志林 .
生态学报, 1983, (01) :7-14
[10]  
竹林培育[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竹类研究室编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