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长6油层组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震 [1 ]
丁辉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2]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裂缝; 井间示踪剂; 注水开发; 压裂; 延安地区;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6.01.03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长6油层组裂缝特征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井间示踪剂、动态注水、压裂等方法进行裂缝识别研究。结果该地区裂缝主要方向为NE向,EW向次之;砂岩厚度和裂缝密度成负相关关系;生产井排方向应垂直裂缝走向,布井时在平行裂缝走向应加大井距,垂直裂缝走向缩小井排距离,避免裂缝对其他生产井的弱效作用。结论注水压力应低于地层压力且注水井不要压裂;裂缝可对垂直其方向的生产井减弱注水效果,造成部分井水淹。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渗透砂岩油气储层裂缝及其渗流特征 [J].
曾联波 .
地质科学, 2004, (01) :11-17
[2]   特低渗透砂岩微裂缝分布研究方法探索 [J].
王景 ;
凌升阶 ;
南中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51-53
[3]   陕甘宁盆地川口油田低渗透油藏长6油层裂缝特征 [J].
张莉 ;
杨亚娟 ;
张玉玲 ;
赵阳 ;
孟志学 ;
严云奎 ;
岳乐平 .
西北地质, 2002, (02) :41-45
[4]   断裂导水对哈南油田注采的影响及开发对策 [J].
岳乐平 ;
张莉 ;
杨亚娟 ;
苗坤 ;
宋社民 ;
张满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48-51+56
[5]   川口油田长6段油层组储集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J].
李文厚 ;
柳益群 ;
冯乔 .
岩石学报, 1998, (01) :118-128
[6]   陕北川口油田低渗透岩性油藏地质特征 [J].
冯乔 ;
赵一鸣 ;
宋宜平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63-66
[7]   陕北安塞地区地应力的初步研究 [J].
王觉民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