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
被引:26
作者
:
恩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恩和
机构
:
[1]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来源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年
/ 02期
关键词
:
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
垦殖型荒漠化;
文化维度;
D O I
:
10.13484/j.cnki.ndxbzsb.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
090503 ;
0909 ;
摘要
:
在内蒙古草原成为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间相互扩张地带的漫长历史中,凡农耕民族主宰时期均导致草原退化,生态受损;凡游牧民族统治时期都保持了草原丰美,局部地区的生态恶化亦受到遏制。农耕民族的大量迁入和游牧民族的农耕化,致使适应草原牧区的游牧文化出现长期断裂,造成了垦殖型荒漠化。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应重视发展的文化维度,确立起适应该地区自然环境并继承游牧文化精髓的主导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