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的限度及其优化

被引:11
作者
陈潭 [1 ]
刘建义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网络反腐; 民粹主义; 数字鸿沟; 政治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媒治"时代的网络反腐是草根民主的狂欢。在网络的资源整合作用下,借助于网民的"爆料"和围观,通过纪委、检察等部门的适时介入,网络反腐屡屡"偷袭"得手,掀起民主参与的小高潮。网络反腐既呈现出线索发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反腐方式的创新性与传统性、反腐的低立案率和高成功率并存等特点,又表现出反腐"成本"过高、反腐效力有限、长效性不足、适用性较差等局限。传统媒体对公共话语权的主导和政府机构、官员态度对网络反腐的决定性作用表明,网络反腐终究只是一个配角。没有"问题"官员的口出狂言和高调炫富,没有行家里手的"火眼金睛",没有政府、官员的主动回应,网络反腐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落地"才是网络反腐的最终归宿。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数据时代网络反腐新特点.[N].杨月辉;.学习时报.2012,
[2]  
民粹主义.[M].林红;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  
民粹主义.[M].(英)保罗·塔格特(PaulTaggart)著;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   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 [J].
陈尧 .
学术月刊, 2011, 43 (06) :24-29
[5]   社会变迁中的互联网治理研究 [J].
曾润喜 ;
徐晓林 .
政治学研究, 2010, (04) :75-82
[6]   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 [J].
李尚旗 .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03) :33-37
[7]   表达自由:媒体与互联网——以美国为例 [J].
王四新 .
国际新闻界, 2007, (05) :52-55
[8]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 [J].
俞可平 .
战略与管理, 1997, (01) :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