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维路径

被引:6
作者
崔亚虹
机构
[1] 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四维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的研究 [J].
朱静 ;
万新南 ;
江玲龙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12) :158-161
[2]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J].
张瑞萍 .
甘肃科技, 2007, (10) :145-147
[3]   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J].
金海燕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 (05) :63-69
[4]   我国民族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张晓庆 ;
郑时 ;
黄剑桥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7, (01) :312-315
[5]  
生态文明论.[M].姬振海;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
[6]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 编.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