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视角下的农村居民贫困问题比较研究——以广西、贵州、湖南为例

被引:15
作者
刘小珉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室
[3] 不详
关键词
贫困发生率; 贫困深度; 贫困强度; 民族差异; 贫困决定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120404 ;
摘要
本文利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2011年)"数据,探讨了广西、贵州和湖南农村贫困的民族间差异和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农户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总体上都高于汉族农户。被调查农户拥有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均在不同程度上对贫困发生率产生作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整体推进广西、贵州、湖南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进程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土家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反贫困。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9+124 +12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贫困的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J].
陈光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9) :13-25+34
[2]  
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收入差异的经验分析[J]. 丁赛.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4)
[3]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D]. 杨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4]  
贫困测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小林, 2012
[5]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丁赛, 2012
[6]  
西南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朱明熙等,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