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

被引:32
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垫面; 地表径流; 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模拟我国红壤坡地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以4年(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结果为基本依据,探讨了不同雨水年份地表径流特征、径流量和系统侵蚀量;重点解析不同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系统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时间分布及其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侵蚀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产径流量的排列顺序为:农作区>茶园区>湿地松>甜柿园>柑橘园>退化区>恢复区。雨水径流过程的系统侵蚀有相似的表现。本文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应用不同雨水年份出现的概率指标,还推算出我国南方红壤坡地目前利用状况下雨水产地表径流过程的年均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全C、N、P、K)损失量以及最大开发利用时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与养分损失。提出了“利用坡地集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39 / 8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光辉
    [J]. 水科学进展, 2001, (03) : 395 - 402
  • [2] 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
    王效科
    欧阳志云
    肖寒
    苗鸿
    傅伯杰
    [J]. 生态学报, 2001, (01) : 14 - 19
  • [3]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傅伯杰
    刘国华
    陈利顶
    马克明
    李俊然
    [J]. 生态学报, 2001, (01) : 1 - 6
  • [4] 中国南方侵蚀土壤退化指标体系研究
    史德明
    韦启潘
    梁音
    杨艳生
    吕喜玺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 1 - 9
  • [5] 降雨入渗和产流问题研究的若干进展及评述
    刘贤赵
    康绍忠
    [J].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2) : 60 - 65
  • [6] 南方东部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张斌
    张桃林
    [J]. 生态学报, 1995, (04) : 413 - 419
  • [7] 中国水问题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刘昌明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