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经营效率的面板数据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凤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境外战略投资者; 经营效率; 随机前沿法; 固定效应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加快我国银行业改革步伐,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支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政策,各大银行也纷纷赶上了"引资快车"。文章运用随机前沿法(SFA)和固定效应法(FE),对13家银行在2000年到2009年的财务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作了适当处理。研究发现,中资银行的经营技术效率和权益报酬率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都有显著的改善,但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个时滞过程。技术外溢效应大约在第3年之后才会凸显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又会渐渐减弱。研究证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策略在中国现阶段的运用是有效果的,但要实现从资本结合到理念融合,再到效果凸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商业银行外资参股效应再研究——基于DEA模型的银行稳定性分析 [J].
乔桂明 ;
黄黎燕 .
财经研究, 2011, 37 (07) :134-144
[2]   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中国上市银行的效果研究 [J].
张宗益 ;
宋增基 .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06) :106-114
[3]   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应:实证分析 [J].
杨有振 ;
赵瑞 .
财贸经济, 2008, (10) :38-43
[4]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 [J].
李石凯 .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09) :30-40
[5]   绩效、控股权与战略投资者:转型经济银行改革的经验 [J].
吴志峰 .
金融论坛, 2006, (05) :3-9
[7]   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 [J].
余云辉 ;
骆德明 .
财经科学, 2005, (06) :9-14
[8]   国有企业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研究——控制权租金引发的股权转移和效率损失风险分析 [J].
雷连鸣 ;
占硕 .
亚太经济, 2005, (05) :69-72
[9]   我国商业银行战略引资及其帕累托改进 [J].
李巍 ;
刘能华 .
新金融, 2005, (02) :17-19
[10]   中资银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效应分析 [J].
王勇 .
经济研究参考, 2004, (95)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