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细菌DC-L14的分离、鉴定与溶藻特性

被引:18
作者
卢兰兰 [1 ,2 ]
李根保 [1 ]
沈银武 [1 ]
刘永定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不详
关键词
溶藻细菌; 生物控藻; 芽孢杆菌; 蓝藻水华; 微囊藻; 叶绿素a; 滇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滇池蓝藻水华集聚区分离获得一株溶藻细菌DC-L14,经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小白鼠毒性试验初步显示该菌株未产生小白鼠中毒毒素;该菌能使铜锈微囊藻905聚集成团,沉于瓶底,最终黄化;该菌作用4d,使惠氏微囊藻107、绿色微囊藻102、水华束丝藻和水华鱼腥藻的叶绿素a下降率最高为70.1%,最低为65.5%,平均为67.2%;当细菌处于稳定生长期时溶藻效果最强,共培养4d能使铜锈微囊藻905的叶绿素a含量下降82.1%;离心沉降后检测,发现菌体本身无溶藻效果,而无菌上清液与原菌液溶藻效果相同,高温处理后的菌液溶藻能力增强,推测该细菌是通过分泌溶藻物质溶藻,该物质可能为非蛋白质类,高温可能有利于溶藻物质的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性质
    沈琦
    唐晨
    程凯
    廖明军
    赵以军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6) : 1 - 2+5+115
  • [2] 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刘晶
    潘伟斌
    秦玉洁
    丘焱伦
    黄海伟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2) : 17 - 19+22+116
  • [3] 溶藻细菌DC21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史顺玉
    沈银武
    李敦海
    刘永定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5) : 587 - 590
  • [4] 水样预处理法分离溶藻细菌效果观察
    李永欣
    韩绍印
    席宇
    吴刚
    赵以军
    [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5) : 865 - 867
  • [5]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刘波
    刘文斌
    王恬
    [J]. 中国饲料, 2004, (21) : 22 - 24
  • [6] 细菌溶藻的初步研究
    史顺玉
    刘永定
    沈银武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2) : 219 - 221
  • [7] 溶藻细菌杀藻物质的研究进展
    张勇
    席宇
    吴刚
    [J].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1) : 127 - 131
  • [8] 一株淡水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
    席宇
    吴刚
    张勇
    周琴
    裴达
    张华
    严锐
    杜曼丽
    赵淑平
    赵以军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 222 - 226
  • [9] 滇池水华综合控制对策探讨[J]. 刘丽萍,张秀敏,赵祥华.上海环境科学. 2002(12)
  • [10] 滇池水华综合控制对策探讨[J]. 刘丽萍,张秀敏,赵祥华.上海环境科学. 200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