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六种植物凋落物与不同形态氮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54
作者
王春阳
周建斌
董燕婕
陈兴丽
李婧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凋落物;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碳氮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的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得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物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采自该区6种不同植物凋落物(碳氮比在15.1—50.7之间)及其与不同形态氮素(NH4+-N及NO3--N)配合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凋落物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加入柠条、沙打旺等碳氮比低的凋落物在培养的一段时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高于碳氮比高的凋落物(刺槐、沙柳和长芒草)。在加入凋落物再施用NH4+或NO3-,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铵态氮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增加达显著水平,说明微生物更易利用铵态氮。加入C/N高的凋落物后土壤中的矿质氮发生固持,矿质态氮固持量与凋落物的C/N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不同植物凋落物的碳、氮养分含量及转化特性,以协调土壤碳、氮转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092 / 7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陕北典型农区大气干湿氮沉降季节变化[J]. 魏样,同延安,段敏,乔丽,田红卫,雷小鹰,马文娟.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2]   环境养分及其在生态系统养分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大气氮沉降为例 [J].
刘学军 ;
张福锁 .
干旱区研究, 2009, (03) :306-311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 胡婵娟,傅伯杰,靳甜甜,刘国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01)
[4]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张笑培 ;
杨改河 ;
王得祥 ;
冯永忠 ;
任广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149-154+159
[5]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 [J].
谢锦升 ;
杨玉盛 ;
杨智杰 ;
黄石德 ;
陈光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557-563
[6]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J].
杨刚 ;
何寻阳 ;
王克林 ;
黄继山 ;
陈志辉 ;
李有志 ;
艾美荣 .
土壤通报, 2008, (01) :189-191
[7]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中非交换性铵态氮的变化 [J].
李紫燕 ;
李世清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2) :306-310+314
[8]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J].
马玉红 ;
郭胜利 ;
杨雨林 ;
王小利 ;
杨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97-105
[9]  
Effect of Vegetation Changes on Soil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J]. ZHENG Fen-L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in Loess Plateau,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Pedosphere. 2006(04)
[10]   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王常慧 ;
邢雪荣 ;
韩兴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184-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