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资料可靠性的制度分析

被引:1
作者
朱海平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
关键词
统计资料; 制度分析; 可靠性;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08.06.033
中图分类号
C829.22 [统计制度];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摘要
社会、经济制度安排是影响统计资料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统计的强势地位是中国统计资料可靠性的制度保证,然而,改革开放后,政府统计部门丧失了强势地位,同时由于政府内部利益冲突、社会经济形式多元化等原因,造成中国统计资料的可靠性不断降低。因此,在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统计资料的可靠性的解决既需要统计部门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统计数据失真蔓延的进化博弈论分析 [J].
杨志勇 ;
林勇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8, (03) :109-112
[2]   德国统计质量管窥 [J].
顾海兵 ;
暨佩娟 .
中国统计, 2008, (04) :53-54
[3]   基于数据质量观的中国统计能力建设 [J].
邱东 ;
陈梦根 .
当代财经, 2008, (03) :113-117
[4]   实施绿色GDP的对策 [J].
王宇 ;
林谦 .
统计与决策, 2007, (04) :1-1
[5]   关于统计核算制度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J].
赵乐东 .
统计与决策, 2007, (01) :142-143
[6]   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及对策 [J].
陈凤兰 ;
王秀勤 .
统计教育, 2005, (06)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