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棉田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

被引:22
作者
郦卫弟
吴孔明
陈学新
封红强
徐广
郭予元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4] 杭州
[5] 北京
关键词
转抗虫基因棉花; 害虫; 天敌; 优势度;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2000~2001年采用背负式机动吸虫器取样法研究了转抗虫基因棉,双价(Cry1A+CpTI)转基因棉(SGK321)和Bt(Cry1A)棉(GK12),棉田的害虫和天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害虫群落组成上看,转抗虫基因棉田平均查得15科19种,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平均分别查得14科17.5种和13.5科17.5种;转抗虫基因棉田的主要种类数量多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普通棉施药田主要优势种类为烟粉虱(Bemisiatabaci)和棉蚜(Aphisgossypii)2种;转抗虫基因棉田的绿盲蝽(Lyguslucorum )高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是普通棉不施药对照田的常见种,转抗虫基因棉田则无。从天敌群落组成上来看,从转抗虫基因棉田共查得平均24.3科39.3种,从普通棉不施药和施药对照田平均分别查得24科43.5种和25科38种;微小花蝽、姬小蜂(Chrysonotomyia)和异须盲蝽(Cumpylommadiversicornis )为转基因棉和普通棉不施药对照的优势种,蜘蛛(Araneida)的优势度有所上升并成为丰盛种;而在普通棉施药处理田中,棉短瘤蚜茧蜂(Trioxysrietscheli )和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 )为优势种,寄生蚜虫跳小蜂(Aphidencyrtusshikokiana )、棉短瘤蚜茧蜂(Trioxysrietscheli )和黄足蚜小蜂(Aphelinusflavipes)数量有所上升,成为丰盛种。相比
引用
收藏
页码:494 / 4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北北部地区转Cry1A+CpTI和Cry1A基因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 [J].
郦卫弟 ;
吴孔明 ;
陈学新 ;
封红强 ;
徐广 ;
郭予元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04) :383-387
[2]   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含量的时空表达及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 [J].
张永军 ;
吴孔明 ;
郭予元 .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01) :1-6
[3]   部分GK系列Bt棉对棉铃虫抗性的田间评价 [J].
吴孔明 ;
郭予元 ;
王武刚 .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04) :317-321
[4]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R93-6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昆虫学报, 2000, (01) :45-53
[5]   双价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 [J].
郭三堆 ;
崔洪志 ;
夏兰芹 ;
武东亮 ;
倪万潮 ;
张震林 ;
张保龙 ;
徐英俊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3) :3-9
[6]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棉花学报, 1998, (05) :32-39
[7]  
Sustainability of transgenic insecticidal ciltivars : integrating pest genetics and ecology .2 Gould F. Annu Rev Entomol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