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黄河滩区降雨产流及面源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孟红旗
赵同谦
张华
徐华山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滨河湿地; 降雨侵蚀力; 径流; 面源污染;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1.009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2006~2007年孟津段黄河滩区降雨及其产流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滩区农业开发模式对地表径流及其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种降雨类型中,均匀分布型降雨产生径流的可能性最大。降雨侵蚀力(R)是影响径流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侵蚀力小的降雨,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对径流产生量的影响不大;而当R>19.00(耕地)、R>33.00(林地)时会产生超强径流,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对径流产生量有显著影响。滩区开发成农耕旱地后,径流中年颗粒物、有机物、总氮和总磷产生量分别为:45.0,0.904,0.443,0.050 kg/hm2,约是经济林的2倍。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小浪底水库运行对黄河下游湿地影响探讨
    侯怀仁
    焦红军
    唐书平
    王利
    [J]. 人民黄河, 2006, (12) : 4+7 - 4
  • [2]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量动态变化特征
    韩永刚
    王维明
    杨玉盛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5) : 262 - 266
  • [3] 小浪底水库运用对下游水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石俊营
    周艳丽
    穆伊舟
    张宁
    [J]. 人民黄河, 2006, (10) : 41 - 42+54
  • [4] 降雨强度对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
    高鹏
    穆兴民
    刘普灵
    辛小桂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3) : 1 - 5
  • [5] 白琵鹭在孟津保护区的分布情况
    李亚峰
    马朝红
    [J]. 河南林业科技, 2004, (03) : 53 - 53
  • [6] 植被恢复演替初期对模拟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
    李鹏
    李占斌
    郑良勇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1) : 54 - 57+62
  • [7]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磷素随暴雨径流的迁移特征
    梁涛
    王浩
    章申
    张秀梅
    于兴修
    [J]. 环境科学, 2003, (02) : 35 - 40
  • [8] 牟定城区面山三种人工林群落比较水文生态学研究
    王震洪
    段昌群
    梁国江
    张世彪
    起联春
    肖林
    王宏镔
    文传浩
    [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 153 - 158
  • [9] 黄土高原南部缓坡耕地降雨与侵蚀的关系
    吴发启
    赵晓光
    刘秉正
    唐克丽
    [J].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2) : 54 - 61
  • [10] 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的研究
    白红英
    唐克丽
    陈文亮
    查轩
    史瑞云
    [J]. 水土保持通报, 1991, (03) : 14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