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养背景下农民教育发展方略——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2
作者
许喜文 [1 ]
李文清 [1 ]
陈锦梅 [1 ]
贾兵强 [2 ]
易钢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培养; 广东农民教育; 发展方略; 时代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25 [农民业余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7 ;
摘要
农民教育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加强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在这个大背景下,广东农民教育发展必须注意几个前提:目前农民教育的不足,发展农民教育具有紧迫性,农民教育需求有何特点等。基此,文章就广东农民教育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夯实农民教育根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将农民教育列为职教重点,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全方位多形式进行农民教育,完善农民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保障农民工及子女受教育权利的长效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大规模大范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深化"农科教"结合、实现整体功能最优化,加强村民素质教育、快速提升农民群体素质等发展方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教育 [J].
张燕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15-16+27
[2]   略论农民教育的五个层次 [J].
孙翔 .
中国农业教育, 2007, (01) :4-5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培训研究 [J].
郭智奇 .
高等农业教育, 2007, (01) :3-6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研究 [J].
刘国瑜 .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1) :191-192
[5]   从社会互动看“科教兴村”与农民教育 [J].
向安强 ;
贾兵强 ;
张巨保 ;
郑鹏 ;
林洪彬 .
农业考古, 2006, (06) :363-366
[6]   新起点、新农民与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教育 [J].
洪绂曾 ;
孙好勤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8) :580-583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J].
徐平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6) :39-42
[8]   发展农民教育: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J].
王力学 .
中国成人教育, 2006, (06) :190-191
[9]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教育 [J].
易钢 ;
游珍 ;
戴育滨 ;
刘月秀 ;
张家英 .
高等农业教育, 2005, (10) :90-92
[10]   “科教兴村”计划与农科教结合系统 [J].
刘建卫 ;
冯庆 ;
向安强 ;
陈菁 ;
阮灶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02)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