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储蓄——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李雪增 [1 ]
朱崇实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居民储蓄率; 动态GMM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引入养老保险制度后居民储蓄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是公共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通过使用2001-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储蓄行为的惯性力量,而与之相比,养老保险及人口结构因素在影响家庭储蓄率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因此,面对我国当前资本积累过度的现实情况,主张通过建立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来减少储蓄规模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劳动力抚养负担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 [J].
钟水映 ;
李魁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42-51+111
[2]   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J].
艾春荣 ;
汪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1) :98-114
[3]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1992003 [J].
项本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79-88
[4]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5]   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J].
保罗·舒尔茨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991-1018
[6]   中国老龄化趋势与养老金改革(英文) [J].
蔡昉 .
China&WorldEconomy, 2004, (01) :36-49
[7]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J].
史永东 ;
齐鹰飞 .
世界经济, 2002, (08) :65-70
[8]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1999, (11) :20-28
[9]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
Modigliani, F ;
Cao, SL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 42 (01) :145-170
[10]  
SOCIAL SECURITY AND SAVING: NEW TIME SERIES EVIDENCE[J] . MARTIN FELDSTEIN.National Tax Journal . 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