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及其形成

被引:21
作者
王安全
机构
[1]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 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 性别比重标准;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2.09.019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合教师性别结构存在目的与合教师性别结构形成规律、合学生培养目标与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师性别构成状态。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是学生人格塑造及其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也是男女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和功能效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形成和放大学校教育教学正向功能的需要。中小学教育目标不同,其教育发展规律也不同。因此,在不同教育阶段形成不同教师性别结构标准并根据该标准,以统筹现实与未来、城镇与乡村教师性别结构方式,针对性增加比例不足或减少比例过高一方教师性别比重,推动各学校教师性别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个应令人警觉的问题——从乐清师范招生男女生比例看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 [J].
吴郁葱 .
教学与管理, 2000, (11) :42-43
[2]  
儿童心理学.[M].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教育沉思录.[M].周卫著;.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陶行知论乡村教育改造.[M].陕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