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的油源(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类与典型原油油源

被引:35
作者
陈建平
梁狄刚
王绪龙
邓春萍
薛新克
靳涛
宋孚庆
钟宁宁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3] 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原油;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侏罗系; 三叠系; 二叠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准东地区各油田原油的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等,可将该地区原油分为5类。第一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小于—30‰,Pr/Ph值一般小于2.0,富含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以及C28、C29甾烷,而C27,甾烷含量很低、几乎不含重排甾烷,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与第一类原油类似,但特别富含Ts、C29TS和重排甾烷,而伽马蜡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很好;第三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明显重于第一、第二类原油,δ13C值一般大于—28‰,且Pr/Ph值一般大于3.0,富含五环萜烷和C29甾烷,而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27和C28甾烷含量低。三环萜烷中以低碳数的C19、C20三环萜烷为主,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第四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3类原油之间,与4套已知烃源岩均没有明确的油源关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特别重,δ13C值一般大于—25‰,与其它原油差异很大,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图4表1参28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油成因分析 [J].
王绪龙 ;
康素芳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2) :32-36+93-94
[2]   煤系泥岩和煤岩生成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赵孟军 ;
肖中尧 ;
彭燕 ;
李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24-26+3+10
[3]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三)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秦勇 ;
罗平 ;
孟繁有 ;
赵长毅 ;
杨福忠 ;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4]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二)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秦勇 ;
罗平 ;
孟繁友 ;
赵长毅 ;
杨福忠 ;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19-22+3+9
[5]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一)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秦勇 ;
罗平 ;
孟繁有 ;
赵长毅 ;
杨福忠 ;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17-21+3+9
[6]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烃源岩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J].
陈建平 ;
赵长毅 ;
王兆云 ;
何忠华 ;
秦勇 .
地质论评, 1998, (02) :149-159
[7]   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油源研究 [J].
丁安娜 ;
孟仟祥 ;
惠荣耀 .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4) :324-329+6
[8]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生油问题 [J].
王绪龙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3) :230-233+303-304
[9]   石西油田烃类聚集及成藏史探讨 [J].
王屿涛 ;
蒋少斌 ;
刘树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13-16+97
[10]   从澳大利亚煤成烃条件探讨准噶尔盆地煤成烃问题 [J].
王屿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4, (02) :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