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济阳坳陷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反演模拟
被引:4
作者: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左胜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解国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成藏体系;
构造破坏烃量;
资源评价;
反演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合理确定构造变动破坏烃量 ,对于客观评价油气资源、全面认识油气成藏过程等非常关键 ,尤其在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和西部遭受过多期构造变动的叠合盆地 ,对勘探部署更具指导意义。以济阳坳陷 19个高勘探程度油气成藏体系为例 ,从门限控烃的角度反演模拟其构造破坏烃量 ,模拟结果表明 ,济阳坳陷主要成藏体系的构造破坏烃量多为 2 0× 10 8~ 40× 10 8t ,不同成藏体系的构造破坏烃量差别很大。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构造破坏烃量与地质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确定构造变动破坏烃量的主控因素是排烃强度、砂地比、储集层有效厚度、构造变动次数、目的层倾角、断层密度等。图 6表 2参 14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研究方法探讨
[J].
庞雄奇
;
姜振学
;
左胜杰
.
地质论评,
2002, (04)
:384-390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左胜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2]
济阳坳陷八面河探区油气资源前景和勘探效益预测
[J].
解国军
;
金之钧
;
陈光新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1)
:86-95

解国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陈光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J].
周杰
;
庞雄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24-27

周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4]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J].
周海燕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周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4-18

周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周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6]
胜利油区最小经济油田储量规模研究
[J].
罗佳强
;
宋国奇
;
王学军
;
闵伟
;
卓勤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1)
:30-32+4

罗佳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宋国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王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闵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卓勤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7]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确定方法
[J].
郭元岭
;
王学军
;
高磊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1)
:27-28+82

郭元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王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高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8]
油气藏破坏机理分析
[J].
吕延防
;
王振平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3)
:5-9+116

吕延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勘探系!黑龙江安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J].
庞雄奇
;
姜振学
;
李建青
;
周瑞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53-57+127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李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周瑞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特性及其成因
[J].
刘大锰
;
金奎励
;
王凌志
.
现代地质,
1999, (02)
:49-55

刘大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金奎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王凌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