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个案

被引:21
作者
刘玉屏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语言再社会化; 语库; 言语交际策略;
D O I
10.16499/j.cnki.1003-5397.2010.02.010
中图分类号
H109.4 [现代汉语];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往往会经历一个语言再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突出的表现是语库的扩容、语码选择模式的变更、言语交际策略的调整和对打工地方言成分的援用。生活环境改变、交往对象复杂化和原有语库贫乏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语言交际困难是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的外部驱力,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及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是一部分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的内部驱动力。农民工的语言再社会化不仅增加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适应力,对于提升其文化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民工言语社区探索研究 [J].
夏历 .
语言文字应用, 2007, (01) :94-101
[2]   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 [J].
丁崇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 (01) :44-50
[3]   国内外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概述 [J].
苏金智 .
语言文字应用, 1999, (04) :66-72
[5]   泛尊称选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解释──上海泛尊称使用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J].
李明洁 .
语言文字应用, 1996, (04) :79-83
[6]   “师傅”用法调查 [J].
祝畹瑾 .
语文研究, 1984, (01) :44-47
[7]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 2006
[8]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M]. 语文出版社 ,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 2006
[9]  
社会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思斌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