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被引:21
作者
易定宏 [1 ,2 ]
文礼章 [1 ]
肖强 [1 ]
胡聃 [2 ]
李锋 [2 ]
游芳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理论; 评估; 贵州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贵州省1992—2008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环境负载率、废弃物能值比率、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输出能值中仍以原材料输出为主,缺乏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环境负荷率由1992年的2.15上升到2008年的3.82之间,表明贵州省环境和资源系统的负荷率在增大。能值-货币比呈现下降趋势,其值在3.82×1013sej/$到2.47×1013sej/$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贵州省的GDP增长较快造成的,受总能值使用量和人口数量的制约,人均能值使用量在13.6×1015sej和11.4×1015sej之间波动。能值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其值在1.07×1011sej和1.57×1011sej之间,说明贵州对省内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强。电力能值使用量比呈上升趋势,这与贵州省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有关。能值投入率由1992年的0.049上升到2008年的0.107。净能值产出率非匀速下降,在25.3—10.9之间变动,此值高于新疆、四川、甘肃的净能值产出。能值自给率呈现一种波动状态,其比例从1992年的95.7%下降到2008年的88.6%。
引用
收藏
页码:5635 / 56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 [J].
李洪波 ;
李燕燕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5869-5876
[2]   京津唐城市生态系统能值比较 [J].
宋豫秦 ;
曹明兰 ;
张力小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5882-5890
[3]   基于能值理论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价值研究——以大巴山南坡雪宝山自然生态系统为例 [J].
孙凡 ;
杨松 ;
左首军 ;
姚孟佳 ;
刘伯云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4 (05) :205-209
[4]   青海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卓玛措 ;
冯起 ;
司建华 .
经济地理, 2008, (02) :308-312+333
[5]   不同资源环境梯度下吉林西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J].
王明全 ;
王金达 ;
刘景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507-515
[6]   广西恭城月柿生态农业旅游能值分析 [J].
谢雨萍 ;
魏美才 ;
周永博 ;
邓祝仁 .
生态学报, 2007, (03) :1056-1064
[7]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总体资产动态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 [J].
胡聃 ;
张艳萍 ;
文秋霞 ;
陈超 ;
刘天星 ;
王震 ;
许开鹏 .
生态学报, 2006, (07) :2207-2218
[8]   城市环境经济能值综合和可持续性分析 [J].
李金平 ;
陈飞鹏 ;
王志石 .
生态学报, 2006, (02) :439-448
[9]   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 [J].
陆宏芳 ;
陈烈 ;
林永标 ;
彭少麟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88-2196
[10]   鄱阳湖湿地生态能值分析研究 [J].
崔丽娟 ;
赵欣胜 .
生态学报, 2004, (07) :1480-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