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被引:17
作者:
朱敏
贾伟平
包玉倩
陆俊茜
项坤三
机构:
[1] 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2] 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3] 上海
[4]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葡萄糖钳制技术;
胰岛素;
易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在国内建立检测胰岛素 (Ins)分泌功能的精确方法 :高葡萄糖钳制技术。 方法 对 2 5名居住上海地区的正常中国人 (男 16名 ,女 9名 )进行高葡萄糖钳夹实验。空腹平卧后两侧上肢静脉埋管。一侧持续输注 2 0 %葡萄糖溶液 ,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血糖始终维持在较基础血糖升高 7.9mmol/L的水平。另一侧静脉定时取血测定Ins水平 ,以获得双相Ins分泌值 ,评价胰岛 β细胞功能。 结果 (1)受试者血浆葡萄糖浓度在钳夹开始后的指定时间内 (14min)能达到实验所要求的高糖平台 [(12 .86± 0 .11)mmol/L] ,并能维持此水平至实验结束 ;(2 )在维持高糖平台期间 ,每 5min检测的血糖变异系数为 4.2 % ;(3 )可观察到持续高糖水平下双相Ins的分泌形态 ,第一时相Ins分泌为 (2 47.8± 2 3 .5)mU/L ,第二时相为 (72 .8± 6.1)mU/L。 (4)高糖钳夹可同时获得个体的Ins敏感性 (ISI) 19.9± 2 .4,但较正糖钳夹值为高。 结论 (1)成功建立了高葡萄糖钳夹技术 ,评价了正常个体的双相Ins分泌及最大Ins分泌。 (2 )高葡萄糖钳夹能同时了解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IR)情况 ,反映不同人群ISI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