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及在方剂靶向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9
作者
杨大坚
机构
[1]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关键词
归经; 形成; 靶向疗效;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5.09.165.yangdj.084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及在方剂靶向疗效中的作用。方法:主要查阅我国现存的历代主要中药学著作及当代研究文献,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及与方剂疗效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中药归经理论历史悠久,起源于秦汉以前,金元时代初成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明清时期,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药归经与方剂靶向疗效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08 / 170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 [J].
贲长恩 ;
郭顺根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2) :3-8
[2]   试论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与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对32种中药实验研究资料的分析报告 [J].
施怀生 ;
冯俊婵 ;
赵怡蕊 ;
苏吉寿 .
山西中医, 1996, (06) :33-35
[3]   中药归经与受体学说 [J].
史正新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 (02) :4-5
[4]   中药归经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J].
龚跃新 ;
张根海 .
中医药研究, 1990, (05)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