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栎林下主要丝状真菌的分解能力

被引:13
作者
宋福强
田兴军
郝杰杰
陈彬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关键词
真菌; 落叶; 分解能力; 木质素; 全碳化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纯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栓皮栎林下凋落物中可培养的 10种主要丝状真菌对群落建群种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和林下主要伴生树种山胡椒 (L indera glauca)叶片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 :在 10种真菌的作用下 ,9周时间内 ,栓皮栎叶片的平均失重率是山胡椒叶片的 2倍 ;两种叶片前期 (前 5周 )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后期 (后 4周 )。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失重率与叶片初始木质素 /氮素、碳素 /氮素的比值成反比。根据每个菌株对每种叶片在前期和后期的重量失重率 (W)、木质素失重率 / W和木质素失重率 /全碳化合物失重率的值的相互关系 ,分解菌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Trichoderma sp.1和 Cladosporium berbarum是对全碳化合物有一定利用能力的分解菌 ;Trichoderma sp.2、 Aspergillus fumigatus、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2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但偏向全碳化合物的分解 ,是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真菌 ;Chaetomium bostrychodes、Pestalotia sp.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并偏向木质素的分解 ,但分解能力较弱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sp.1只在试验分解前期内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不同真菌对叶片的分解能力不同 ,即使是同属真菌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毛白杨落叶的分解及叶上小型真菌种群的演替 [J].
李越中 ;
郑是琳 ;
姜广正 .
微生物学报, 1992, 32 (04) :299-304
[2]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与区系的研究 [J].
黄庆辉 ;
杨淑专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1, (01) :90-97
[3]   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J].
许光辉 ;
郑洪元 ;
张德生 ;
卢耀波 ;
李玉坤 ;
张淑贤 ;
刘增柱 ;
吴文芳 ;
赵振英 ;
李凤珍 ;
刘瑞君 .
生态学报, 1984, (03) :207-223
[4]  
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宁正祥 主编, 1998
[5]   Diversity of filamentous fungi in organic layers of two forests in Zijin Mountain [J].
Song Fu-qiang ;
Tian Xing-Jun ;
Li Zhong-Qi ;
Yang Chang-Lin ;
Chen Bin ;
Hao Jie-jie ;
Zhu Jing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15 (4) :273-279
[6]   Organic chemical and nutrient dynamics in decomposing beech leaf litter in relation to fungal ingrowth and succession during 3-year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in. a cool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in Japan [J].
Osono, T ;
Takeda, H .
ECOLOGICAL RESEARCH, 2001, 16 (04) :649-670
[7]   Application of a rapid thin section method for observations on decomposing litter in mor humus form in a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J].
Tian, XJ ;
Takeda, H ;
Ando, T .
ECOLOGICAL RESEARCH, 1997, 12 (03) :28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