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一个财政政策视角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贺京同
那艺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政府支出; 结构调整; 心理安全; 行为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各类政府支出项目的基本功能,可将其划分为公共福利支出和非公共福利支出两大类,在现阶段,政府财政的公共福利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互补效应,而非公共福利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替代效应,并且前者明显强于后者。为了探析公共福利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互补效应的内在原因,我们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假设居民的心理安全是决定其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公共福利支出又是影响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检验发现,当公共福利支出满足居民心理安全需求的能力下降时,居民的消费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反应系数显著变小。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对政府支出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即一方面增强公共福利支出的供给力度,以维持居民的心理安全;另一方面适当缩减非公共福利支出中的"臃肿"部分,以达到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刺激居民消费增长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1+108 +1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