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相思人工林木材理化特性及利用方式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林秀兰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
关键词
大叶相思; 化学组成; 利用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81.3 [木材的物理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同林龄不同林分大叶相思人工林木材试验地的生长量调查、化学组成测定及相关部位利用的研究 ,结果表明 :萌生林分比实生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分别提高 14 8%和 4 3 4 % ,证实速生树种形成次生林的幼树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不同林分材性变化不明显 ,木材基本密度均≤ 0 .6 0g·cm- 3,纤维长度为 898~ 916μm ,壁腔比 0 5 6~ 0 6 0 (<1) ,纤维柔性系数 5 9 3~ 6 8 5 ,在 75~ 5 0范围内。采用KP法制浆 ,细浆得率达 4 4 %以上 ,木浆物理性能均达本色硫酸盐阔叶木浆标准 ;萌生林分鲜原胶产量大于实生林分 ,单株平均净增产鲜原胶 1 4 2kg ;挂胶与否对木材化学组成无影响而对树皮有影响 ,但不论挂胶与否 ,其树皮含单宁量高达 9 97%~ 11 4 0 % (>8% ) ,用于制备栲胶 ,产品质量及鞣革性能均优于国产一级木麻黄栲胶标准 ;木材、枝丫材作培养基栽培香菇等食用菌 ,其产量和生物效率与木屑对照组比较 ,均值差异达极显著 (F <F0 .0 5)。以各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依据 ,进行最佳利用方式的研究 ,结果得出大叶相思人工林以 3a生萌生林挂放紫胶虫、采收后砍伐、剥皮 ,然后将去皮材和枝丫材做食用菌生产原料 ,树皮做栲胶生产原料的利用组合方式 ,效益最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树龄马占相思制浆性能的研究 [J].
龚木荣,洪启清,沈文瑛,张大同,饶庆隆 .
林产工业, 1998, (04) :3-5
[2]   不同轮伐期和重复采收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和林分产量的影响 [J].
黄世能,郑海水,翁启杰 .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05) :528-534
[3]   林龄、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J].
黄世能,郑海水,翁启杰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5) :537-541
[4]   不同密度4年生大叶相思萌芽更新试验 [J].
翁启杰 ;
郑海水 ;
黄世能 .
广东林业科技, 1993, (04) :29-33
[5]   黑荆树枝丫材栽培食用菌的研究 [J].
林秀兰 .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1, (02) :135-141
[6]   序列统计与插孔刀切法在林分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 [J].
黄世能 .
林业科技通讯, 1990, (02)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