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研究

被引:41
作者
李淑娴 [1 ]
刘菁菁 [1 ]
田树霞 [2 ]
尹佟明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家林业局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
关键词
乌桕; 种子休眠; 低温层积; 内源抑制物质; 赤霉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乌桕种子的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乌桕种皮具有较好的透水性,所以种皮透水性不是造成乌桕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通过乌桕种子的离体胚发芽实验,证实乌桕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而乌桕种子的种皮及胚乳浸提物对种子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所以乌桕种子的种皮及胚乳存在发芽内源抑制物,这可能是造成乌桕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另外,利用浓硫酸处理不能解除乌桕种子的休眠,直接低温层积也不能彻底打破乌桕种子的休眠;激素处理可有效解除内源抑制物造成的种子休眠,且通过比对实验发现,先用500或1 000 mg/L赤霉素处理,再层积100 d能有效打破乌桕种子的休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林木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进展 [J].
王友凤 ;
马祥庆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7, (04) :19-23
[2]   苗圃荐优 优秀的乡土树种 乌桕 [J].
贾玉林 .
园林, 2007, (05) :30-31
[3]   冬青种壳种皮透水性及种皮浸提液的生物鉴定 [J].
王宁 ;
吴军 ;
张桂菊 ;
徐杰 ;
苏金乐 .
河南科学, 2006, (04) :528-531
[4]   乌桕的园林应用与栽培 [J].
张小红 .
中国林业, 2006, (09) :41-41
[5]   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豆科灌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J].
赵小社 ;
毕玉芬 ;
许岳飞 ;
孙涛 .
草原与草坪, 2006, (02) :37-40
[6]   青钱柳种子的种皮构造及其对透水性的影响 [J].
杨万霞 ;
洑香香 ;
方升佐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25-28
[7]   结缕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其打破休眠的方法 [J].
郭海林 ;
刘建秀 .
种子, 2003, (03) :46-48
[8]   赤霉素对柚木种实发芽率的影响 [J].
刘文明 ;
梁坤南 ;
潘一峰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1) :41-46
[9]   乌桕种皮发育的观察 [J].
顾庆龙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3) :7-10
[10]   不同处理对解除小麦种子休眠效果的研究 [J].
杨朝柱 ;
赵乃轩 ;
许敏 ;
阎宗武 ;
戴清堂 .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 (0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