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用地整理条件分区及其模式分析

被引:21
作者
朱俭凯 [1 ]
刘艳芳 [1 ]
刘谐静 [2 ]
邓宣凯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理; 分区; 农用地; 模式;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农用地整理条件分区可为科学开展整理工作提供指导。该文基于整理潜力、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4种因素构建评价模型,综合多项资料定量分析各因素因子状况,进而借助GIS平台,通过聚类分析与构建分区规则的方法,对广西农用地整理进行条件分区;运用该成果,以不同地域条件的需求为依据,分析出不同农用地整理模式的集合以及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桂中和桂南地区整理潜力较高、各方面条件较好,是未来农用地整理的重点区域,适合较大规模低成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非重点区域内坡耕地治理和生态防治是其重点,投资成本较高,桂林市与玉林市可尝试进行引入民间资本的一般规模中等成本整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学分析.[D].宿胜.山东农业大学.2010, 05
  • [2]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D].高明秀.山东农业大学.2008, 03
  • [3]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付光辉.南京农业大学.2007, 05
  • [4]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D].王瑷玲.山东农业大学.2006, 12
  • [5]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蒙莉娜
    郑新奇
    赵璐
    邓婧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 282 - 287
  • [6] 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及其贡献分析
    张仕超
    魏朝富
    李萍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2) (S2) : 312 - 319
  • [7] 面向公众利益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变更模式研究
    赵微
    安济文
    张艳
    [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6) : 80 - 83
  • [8]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
    吕蕊
    陈英
    张仁陟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12) : 48 - 51
  • [9] 国外土地整理模式的分类及对我国的借鉴
    赵伟
    张正峰
    [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0) : 151 - 154
  • [10] 基于分等因素组合的农用地整理类型分区
    郭力娜
    张凤荣
    曲衍波
    关小克
    朱泰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9) : 308 - 31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