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

被引:77
作者
李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后真相; 群氓; 巴尔干化; 后共识; 意见气泡;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8.05.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随着社会关系茧房化和重归部落化,情感和立场优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来临。本文认为,后真相使得舆论场出现新转向:从"个体对事实的争论"转变为"群氓为情感的困斗",从"两个舆论场"到"多元圈子区隔并存",从"广场式的众声喧哗"到"客厅式的窃窃私语",从"技术-公权力两方角力"到"多元力量纠结对决",网民从"想象的共同体"到"偏见共同体",行为从"围观-较真"模式到"应激-遗忘"模式、舆情治理从"寻求达成意见共识"到"意见压制与竞争失序",后真相时代需要对社会治理的范式进行转变,构建后共识和后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后真相时代与民粹主义问题——兼与吴晓明先生唱和 [J].
龚群 .
探索与争鸣, 2017, (09) :55-60
[2]   社会舆情生态的新特点及网络社会治理对策研究 [J].
李彪 .
新闻记者, 2017, (06) :66-71
[3]   后真相时代:当公众重归幻影 [J].
董晨宇 ;
孔庆超 .
公关世界, 2016, (23) :90-93
[4]  
想象的共同体.[M].(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