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孔导度和臭氧吸收模型的冬小麦干物质累积损失评估

被引:17
作者
吴荣军 [1 ,2 ]
郑有飞 [1 ,2 ]
赵泽 [2 ]
胡程达 [2 ]
王连喜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气孔导度; O3; 冬小麦; 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深入了解地表臭氧(O3)增加对冬小麦的伤害,利用开顶式气室(OTC)开展了大田试验,综合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温度、光照、水汽压差等环境变量的变化,以及生育期差异和O3胁迫的影响,利用Pleijel等2007年修正的Jarvis型气孔导度阶乘模型,计算了冬小麦气孔导度的变化,并与冬小麦扬花期测定的日气孔导度变化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本地O3增加对冬小麦影响的评估。同时,根据O3吸收通量模型,计算冬小麦的O3日吸收通量大于6nmol.m-2全生育期的累积吸收通量AFst06,并建立其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损失响应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O3熏期期间的150nL.L-1和100 nL.L-1处理的AFst06与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累积相对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1和0.93(P<0.01),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当AFst06增加10mmol.m-2,150nL.L-1和100nL.L-1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其干物质累积分别损失16.41%和13.23%。此外,讨论了O3胁迫下不同评估方法的优劣和通量响应评估模型的优势,以及不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条件对气孔导度和O3吸收通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99 / 28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臭氧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评估: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姚芳芳 ;
王效科 ;
逯非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生态毒理学报, 2008, (02) :189-195
[2]   臭氧胁迫下冬小麦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数值模拟 [J].
姚芳芳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冯宗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586-2593
[3]   近地层大气臭氧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刘建栋 ;
周秀骥 ;
于强 ;
颜鹏 ;
郭建平 ;
丁国安 .
大气科学, 2004, (01) :59-68
[4]   中国农田土壤NO排放通量分布格局研究 [J].
王效科 ;
庄亚辉 ;
李长生 .
生态学报, 2001, (08) :1225-1232
[5]   DNDC模型在长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的CH和NO排放量估算中的应用 [J].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环境科学, 2001, (03) :15-19
[6]  
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等著, 2004
[7]   Season-long elevation of ozone concentration to projected 2050 levels under fully open-air conditions substantially decreases the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soybean [J].
Morgan, PB ;
Mies, TA ;
Bollero, GA ;
Nelson, RL ;
Long, SP .
NEW PHYTOLOGIST, 2006, 170 (02) :333-343
[8]  
Measuring and modelling leaf diffusive conductance in juvenile silver birch, Betula pendula[J] . Trees . 2004 (6)
[9]   Modelling stomatal ozone flux across Europe [J].
Emberson, LD ;
Ashmore, MR ;
Cambridge, HM ;
Simpson, D ;
Tuovinen, JP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0, 109 (03) :403-413
[10]  
Phenological weighting of ozone exposur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critical levels for wheat, bean and plantain[J] . G. Soja,J.D. Barnes,M. Posch,K. Vandermeiren,H. Pleijel,G. Mill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