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乙醇在鱼体内蓄积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杨先乐
胡鲲
邱军强
刁进宏
机构
[1] 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
[2] 上海水产大学
[3] 江苏省国营南通农场 上海
[4] 上海
[5] 南通
关键词
鲤; 银鲫; 喹乙醇; 蓄积; 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高 ,99d单养银鲫组可达 10 0 5 7± 0 0 15 (3)mg/kg ,鲤鲫混养组银鲫、鲤分别达 10 10 7± 0 2 2 6 (3)mg/kg,9 883± 0 0 32 (3)mg/kg ,肾脏次之 ,99d单养鲫鱼组的银鲫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分别为 7 4 94± 0 0 6 4 (3)mg/kg,7 777± 0 138(3)mg/kg和 7 6 0 8± 0 0 86 (3)mg/kg ,肌肉中较低 ,分别为 0 1170± 0 0 0 3(3)mg/kg ,0 16 0± 0 0 0 3(3)mg/kg,0 4 86± 0 0 0 6 (3)mg/kg;经检验三种组织器官中的蓄积量差异显著 (P <0 0 5 )。由于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蓄积 ,虽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10 2 7%和 110 7% ,但是它们的抗应激反应率明显下降 ,而且随喹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后 ,单养鲫鱼组的银鲫应激反应率由 5 8d的4 4 8%上升到 99d的 6 4 3%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和鲤分别由 5 8d的 6 6 7%和 4 6 2 %分别上升到 99d的 88 3%和76 9% ,无论是 5 8d还是 99d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P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喹乙醇在鸡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其生化毒性和病理学研究附视频 [J].
孙永学 ;
冯淇辉 ;
董漓波 ;
陈杖榴 .
畜牧兽医学报, 1998, (05) :55-59
[2]   喹乙醇在水产养殖上应慎用 [J].
耿毅 ;
汪开毓 .
水利渔业, 1999, (06) :25-26
[3]   喹乙醇在鲤鱼养殖中安全性的研究 [J].
高俊 .
饲料研究, 2000, (02) :36-37
[4]   鲤鱼急性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J].
汪开毓 ;
耿毅 .
畜牧兽医学报, 2002, (06) :565-569
[5]   鲤亚急性喹乙醇中毒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J].
汪开毓 ;
耿毅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1) :23-26
[6]   鲤慢性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学和组织残留 [J].
汪开毓 ;
耿毅 ;
叶仕根 ;
黄小丽 .
水产学报, 2003, (01) :75-82
[7]   禽用喹乙醇的药物学特征 [J].
曾振灵 .
养禽与禽病防治, 1995, (03) :11-12
[8]   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对建鲤生长的影响 [J].
文良印,李义,杨加琼,杨娟,汤承荣 .
淡水渔业, 1995, (01) :18-20
[9]   家畜应激机理及其诊断 [J].
顾宪红,杜荣 .
当代畜牧, 1994, (04) :2-5
[10]   喹乙醇对鸡的毒性及组织药物浓度研究 [J].
董漓波 ;
曾振灵 ;
陈杖榴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4) :53-58